过硼酸钠及次氖酸钠在干洗中的作用
2.过硼酸钠 过硼酸钠是白色无臭的粉状或粉状结晶固体,不易溶于冷水,但易溶于热水,其水溶液呈碱性。
过硼酸钠溶于水后,不会立即分解,它缓慢地水解成硼砂、氢氧化纳和过氧化氢,由于过氧化氢的放出比较缓慢,有利于使用时的控制与管理。当溶液温度升至40℃时,分解就较快了。但在漂白应
用时,过硼酸钠在60℃以上的热水中,才会有明显效果,且必须在主洗阶段使用。由十使用过硼酸钠作为漂白剂时,是利用其分解出的过氧化氢,出此,它的作用过程与应用类似过氧化氢.只是使用的
温度不同*
3.次氖酸钠 次氯酸钠也称为漂白粉, 白色粉末状,易溶十水,商品常以液态出售,其原液呈无色或淡黄色并带有氯气的味道。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常用有效氛含量表示,一般市售的商品漂白粉的
有效氯含量为lo%左右。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食盐、侥碱和少量的氢氧化钙。
次氯酸钠溶液是由强碱和弱酸所生成的,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.生成烧碱和次氯酸,溶液一般情况下呈碱性,因此,不可用于羊毛、丝类等动物纤维织物。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呈一种复杂的不稳定
的状态,它的溶液在不同的PH值时.成份不同,效果也不一样。
表3—1为次氯酸钠溶液在不同pH值下的成份。漂6B十,漂浴的pH值为7时,对棉纤维织物损伤十分严重;在酸性条件下时,漂白进行的速度较快,织物受到的损伤极小,但有大量的氯气外溢,污染环
境十分严重,不能应用;当pH值为9一Il时.对纤维损伤较小,但漂白速度相对慢一点,有助于操作控制。
随着漂浴的温度提高,漂白的速度加快,漂白的时间缩短,纤维织物被氧化的程度也增加。例如当面液pH值为11时,原液温度每增加10℃.漂白速度可增加2.3倍,纤维君织物被氧化的速率增大约2
,7倍,十分明显。采用较高的漂白温度,会便服装受到较大的损伤。
漂液浓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太稀达不到漂白的日的,性需要较长的漂白时间;太浓了不仅造成浪费,而且易使织物受损。因此漂液浓度必须与相关条件相适应。
综上所述,采用次氯酸钠原enf,一般在投漂时漂白,pH为10左右,温度为50℃,时间为lo分钟左右;使用浓度:轻度漂白50,8/I*中度漂白75mg儿.重度漂白100一120”8/I‘o不要直接投放到服
装上,并注意对服装颜色的损伤。
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是碱性时.比较稳定。当碱浓度为2%一3%时,可以储存10一15天。溶液碱性过小、中性或呈酸性时,分解较快,放出不稳定的次氯酸。因此为了使次氯酸钠溶液有较高的稳定性
,应保持溶液呈碱性,PH值在12左右。